廖宏強‧消失的地方政府

居鑾是個市,但是當你一腳踏進居鑾市區,並不會讓你有來到了一個城市的感覺,因為居鑾沒有高樓大廈,從市區到住家花園小巷,大多是樓高不過兩層的平房,而市區近幾年來過度頻密的房地產開發,使得居鑾地方政府許多年來根本不注重基礎建設的苟且心態表露無遺。
因此,一瞬間的大雨就會淹水,因為排水系統都被垃圾塞到爆,最慘的是下了幾個星期的長命雨之後,竟然還會收到水務公司向你報告必須“制水"的通知, 因為水太多,混濁質差,喝了怕得傳染病。而不下雨的旱天,居鑾人早都知道要趕快買水桶來儲水。市區公園的遊樂設施,翹翹板斷兩截,鞦韆的座墊不翼而飛,住 宅區茅草抽長,非得等到蛇鼠築窩,成為骨痛熱症疫區,馬路洞窟摔死人,才會見到市議會的人來善後,逢年過節除舊佈新而被丟棄的大型垃圾到處堆積,平日大道 兩旁都是垃圾滿天飛的駭人景象也是這個城市的奇特景觀之一。
這些或許有點誇張的描述,卻是居鑾人的感慨,除了一枝獨秀的房地產開發,居鑾的其他基礎建設根本追不上,也不會有人告訴你,居鑾現在的居住品質其實 慢慢變差,擁擠與壓迫已經使這個原先被外地人視為養老的城市變得一點都不那麼天堂,也沒有一間可以像台北誠品書店那樣可以在裡頭沉思發呆的奢求,加上一間 破舊的火車站,永遠不會準時的列車……。
開埠百年的這個城市需要的已經不是一棟一棟房地產“量"的開發擴充,而是生活品“質"的提昇,而“質"的提昇,除了有型的基礎建設、素質有待加強的 公務員服務體系、最重要的還是無形的“文化"的建設,對於華裔來說,在地方政府眼中也就不過是辦個熱鬧的文化大匯演,舞獅、舞龍、唱歌、華樂、跳舞……有 那麼難嗎?
有形的確實不難,無形的一定有難度,更難的是層出不窮的民生問題,理由很簡單,消失的地方政府永遠是繳門牌稅,以及地稅時才會突然出現發傳單到你家 催收的地方機構,連剪草、收垃圾都做不好,還奢談甚麼“文化"建設呢?而地方政府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誰贏了州政權就整碗捧去分果果的機制,就會見到你不投 我,我就搗蛋的惡質縣市議員,甚至因為票開得不漂亮而存心擺爛的華基政黨,最後就會變成“人民的力量不是最大的嗎?"這種推拖拉的風涼話,有關垃圾的問 題,請致電南方廢料,沒水嗎?請到水務公司拉布條抗議,停電?這是TNB的責任……。縱使無奈,居鑾人還是忍過去了。
因此,最近檳州政府入稟法庭,並且呼吁恢復地方選舉,我認為這是對的,理由沒甚麼民主啦!權力下放等等那麼偉大,也不是甚麼建國偉業的理想,就是自 家門前瑣碎的事,最重要的是現今地方政府其實根本不是權力下放的所謂直接民權行使,這是羊頭,狗肉是州政權遊戲規則分配的地方政權,長期下來早已弊病叢 生,淪為中央政府犒賞綁樁的利益分贓,如此而委任的地方政府代表,怎會有人民的利益?政黨的利益才是攸關自己往後身份地位的保障及考量,尤其是地方派系惡 斗的地方政府,基層服務的品質更是慘不忍睹,而隱忍消失地方政府的中央政權絕對會成為選民積壓已久不滿的投射,當權者不能不好好的深思,失民心,如何得天 下,消失的地方政府永遠是人民心中的痛。(星洲日報/強棒出擊‧作者:廖宏強‧旅台醫生作家)


原文摘自:星洲日报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27910?tid=10

评论:非常认同作者对居銮发展的评述,其实居銮可以更好,就如我早前写过的文章,我认为居銮应该可以像我想像中的普罗旺斯一样,是个让人轻松自在放慢脚步,但生活条件和公共设施又不会差的理想家乡。但很可惜的是发展者或开发者没有远见,才会把居銮带到这样的一个死胡同中,正如我上一篇文章中所述的,正是居銮真正的困境的原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