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彩=压克力吗?


文:张厚耀

最近出席了一个巴生地方画会举办的画展,参展作品之多,可以见的此画会的运作是非常有活力的。参展的会员中,也有不少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画家,因此作品的水平程度也相当的高,所展出的媒材也非常的多元化,其中有油画、水彩、水墨、蜡染和书法等等。展场的摆设、灯光的投射等都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可以说符合一个专业画展的要求。
 
然而,在展出作品中,作品标签上都注明创作媒材,但是此次展出作品中,有几幅作品在媒材上标注了“胶彩”,确实让我看了有点困惑不解,在我对绘画媒材的认知中,“胶彩”所指是一种中国传统绘画的画种之一,其在表现形式上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较为接近,但是此次展出中的几幅标注胶彩的作品中,其实应该是压克力颜料(Acrylic Colour),在表现形式上较接近西方油画创作。这是策展人对“胶彩”和“压克力颜料”的认知上的错误。

压克力颜料(Acrylic Colour)正确的名称为丙烯颜料,在百度百科中清楚的说明了其颜料的特性如下:丙烯颜料特性(百度百科)1)可用水稀释,利于清洗。(2)速干。颜料在落笔后几分钟即可干燥,不必像油画作品那样完成后需等几个月才能上光。喜欢慢干特性颜料的画家可用延缓剂来延缓颜料干燥时间。(3)着色层干后会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时形成坚韧、有弹性的不渗水的膜。这种膜类似于橡胶。(4)颜色饱满、浓重、鲜润,无论怎样调和都不会有”“的感觉。着色层永远不会有吸油发污的现象。(5)作品的持久性较长。油画中的油膜时间久了容易氧化,变黄、变硬易使画面产生龟裂现象。而丙烯胶膜从理论上讲永远不会脆化,也绝不会变黄。(6)丙烯颜料在使用方式上与油画的最大区别是带有一般水性颜料的操作特性,既能作水彩,又能作水粉用。(7)丙烯塑型软膏中有含颗粒型,且有粗颗粒与细颗粒之分,为制作肌理提供了方便。(8)丙烯颜料无毒,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
 
胶彩材料(维基百科):胶彩画使用的胶质可由动物、植物提炼出来,中国古代唐朝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胶彩画使用鹿胶、鳔胶、牛胶作为媒材。这些炼胶的方法 在中国渐渐失传,在日本使用软质、硬质鹿胶、鳔胶、牛胶、兔胶、粒胶、三千本胶等胶材,这些胶的炼制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国传入的方式炼制。胶彩的颜料来源为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及颜料依粗细、颜色浓淡、质感等层级的分类。

上述两段的说明可以清楚的让我们知道,两种媒材的不同特性,一个是化学源料配制而成,一个是天然动物性胶提炼出来,而丙烯颜料在干后会形成类似橡胶的膜,这或许是策展人认为可以称为“胶彩”的原因之一,但是此胶彩非彼胶彩,站在推广艺术知识的立场上,有必要给予观赏的民众正确的教育知讯。在台湾或中国大陆不会把丙烯颜料(Acrylic Colour)称为胶彩,一般都称为“压克力颜料”,是直接英译的名称,而真正胶彩则直接被认定为中国绘画的作画媒材之一,而且在大专院校上也有专门修习的胶彩课程,其属东方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种。虽然,在马来西亚中文画坛中对于丙烯颜料(Acrylic Colour)的正确中文译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但是为了不要与传统中国胶彩画混为一谈,中文画坛有必要给予丙烯颜料一个正确的中文名称,可以叫“丙烯颜料”、“压克力颜料”、“无机胶彩颜料”等等更贴切的名称,绝对不能误导观众称之为“胶彩”。

 管装丙烯颜料,英文称为Acrylic Colour
传统胶彩颜料,颜色为天然矿物源料,须加入动物胶进行混合才能做画。

 台湾胶彩大师林之助作画情况。

 林之助大师胶彩作品“天堂鸟与翠鸟”。

图片出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