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读后感


 书名:大武山下

者:龙应台

出版:时报出版

出版日:20207

读后感:

龙应台的第一本小说吸引了不少读者抢先阅读,这本书原计划在我的书单中,但不是马上要看的书,后来某一天一位台湾朋友去了大武山的教会探望在那的神父,拍了好几张很美的教堂照片,让我有想要阅读的冲动,于提前阅读了。

在阅读前就已看到很多读者说不太像是小说,或许是书中的表现型式与一般的小说不太一样,但是书中的故事却是有趣的。

故事描述一位作家来到了大武山下定居,从此认识了许多大武山下的居民故事,其中有点灵异的事情在故事中慢慢的发展出来,女孩小鬼慢慢的出现在作家的面前,也揭开了一个四十多年前的命案故事。

这故事里让人感觉到更多的是作者个人的投影在故事中,以大武山为题材描述着大武山的自然、人文还有宗教风俗,这些题材很一般却又很贴近台湾市井小民,以我过去在台南生活的经历,阅读此书确实让人在脑海中一直浮现出南部生活的某个午后庙宇旁的情景,悠闲舒适的午后,不急不忙的节奏,完全能在书中感受到,那一种南部人务农的慢节奏。

事实上这小说要带出来的一个信息是很明确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共存,作者想说的是这地球不是人类的,而是所有生物一同共享的,我们要学会尊重生态和大自然,就像是故事中描述着宗教中问事的情节,其也是在述说着人对自然的不确定和敬畏的心,每个人的生活上的痛苦和无知时,都需要依靠宗教的辅助,这种行为在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理性的,然而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事是可以完全由科学来证明呢?就如故事中,警察本应该是以科学的办案,最终也因为社会的压力,而失去科学理性的办案,最终误捉错了犯人。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但是他最后却远离了万物,也渐渐的失去了灵性是这本小说想要带出来的信息。故事最后的发展是作家帮小鬼圆了遗憾了四十多年的事,最终小鬼心愿了也就放下离去了不再执着了。

整本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对环境的观察入微,对生态的了解、人对大武山下人文的观注,其投射出的是一种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似乎忘了自己也是来自于大自然中,本应该是一个生态丛林的一员,但却慢慢的远离了生态,更甚是破坏了生态的共生。似乎也告诉我们应该把发展的脚步放慢,好好的去欣赏和认识我们的大自然之美。

(写于13/11/202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