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启庚教授让我收获滿滿的演讲




秦启庚教授星期天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丰富和精彩的心理学案例,一天两场的演讲内容丰富与精彩,引导我们对当今教育工作面对孩子各种状态,应该采取的方法,都有很充份的解说和指导。

上午主讲课题为:“基础教育中的心理学思考”,秦教授开宗明义的强调现今教育的问题在于“怎么教和教什么?”,对于现今应试教育和升学主义的办学方向,往往让办学者感觉到知识内容永远都不够,在不断增加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忘了让孩子建立良好人格的能力,特別是在中小学的阶段中,人格的建立更为重要。在成功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自信的建立必须以道德栽培为基础,因此秦教授强调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是成功教育的基础,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中,建立学生成长的自信,透过学习过程中去营造自信,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让学生以成功为结果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心理,秦教授强调的是怎么教,而不是教什么,只有在教师想方法怎么教学生,才会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建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件的设计和评量都要有适当与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来建立学习的信心,再引导学生往更有兴趣的方向研究和学习。

的确,在现今五花八门的资讯世界,要如何捉着学生学习的心是很重要的,课程如果太无趣或没有挑战性,是很难让学生认真和重视课业,秦教授的演讲中强调怎么教,提醒了教育工作者把教学的心思花在学生学习态度上,而不是不断的提供大量学习知识为主,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视知识,而是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应该视学生个別的能力来评估和设计教学方法,最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达至成功。每个学科都有其中较难以教学的内容,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些困难的内容中,去深思一套有效的教学方式,让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中,得到学习的信心,再深入进取的让学生们慢慢的把每一个小目标达至成功,就能够建立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就能让学生在困难学习的课程内容中达至成功。

下午主讲课题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下午演讲的内容核心以上午的相近,但是在角色上有所不同,在角色不同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师长间的关系,因此秦教授提出了“孩子成人的父亲”的成长方式,秦教授强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父也应该一同学习成长,要求孩子有良好的习惯,父母就应该以身做责,甚至向孩子学习,因此孩子也可以是父母的父母,让为人父母者学习孩子的习惯或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另一个是尊重,父母者必须尊重孩子,要孩子在被尊重中成长,建立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从家裡事务中学习主动帮忙,并给予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有想做和愿意去做的动机,从中慢慢的营造出孩子的习惯和自信,让孩子可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秦教授强调人格的建立,必须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就开始,因此,在孩子开始主动学习事务时,身为家长的不要有太多的担心认为孩子做不到,或预先认定孩子增添事情的麻烦,这些都属负面的想法,而无助于孩子在成长学习中的体验和发现,渐渐的会造成孩子过度依靠母父的习惯,而无法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且在秦教授提供的案例中,也发现过度依靠母父成长的孩子,最终当孩子成人后在工作上的将会面对到团队合作的问题与无法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秦教授主张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以尊重、善良、助人、分享、友爱、公正、自信、诚实、责任、合作,十项内容为主,对学齡前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在整个家庭教育的核心还是必须以孩子的自信、兴趣和成功为导向,来引领孩子成功的成长。

对于此次秦教授的演讲,所提出的案例和心理学的知识说明,都有助于我们去思考面对学科发展上的瓶颈,所应该采取的方法,秦教授的知识和历练丰富,演讲内容有生动有趣,为台下的听众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实践的方向,是一天两场的演讲让人感到获益良多,也期待秦教授下一次的到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