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共修于水墨山水间”---2014年水墨画工作营



 全体学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整理/撰写:张厚耀(董总课程局美术学科编辑)

水墨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华文独中美术教育的其中一项教学特色,也是诠释华文独中捍卫中华文化的一项办学特征。延续去年课程,今年我们再接再厉的举办以水墨山水画为主题的工作营,目标是希望华文独中的美术教师们可以更加掌握水墨画的绘画精

此次工作营于2014918日至20日,共为期3天。在董教总教育中心的402礼堂进行,讲师为我国资深画家周雁梅老师。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山水画为主,从基础的树木、枝干的画法、山水的皴法表现,以及山水画的构图型式,都是此次学习的点重。在掌握了一定的山水画的绘画技能之后,学员们必须依据事前准备好的风景速写稿来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周老师强调水墨画创作者必须于当下所见所闻,做为创作的元素才是最真实的感受,多看多速写将有助于提升水墨画的创作,并且以我国的山林风景做为水墨画创作元素,其表现特色将有別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更能突显出我国热带风景的水墨画特色。

近年来许多独中都已开始举办校本的师资培训课程,但是以美术老师在校的人数比来看,都不是属于多数群体的老师,有些独中可能只有12位老师,在这样少数的情况下,校本师资培训是否能够有效的针对美术教师的需求,而给予培训是有待商榷的。美术老师的专业培训是需要长时间给予关注和加强的部分,除了教育专业课程的培训,美术本科专业培训的提升也很重要,如果美术老师长期都在教学岗位上默默的付出教学,卻没有提供适当和适时的美术专业培训来充实师资,这将会让美术老师在教学的工作上,如同一支默默自我燃烧的蜡烛。因此,在此次的工作营上,除了提供水墨画专业技能之外,我们也开放晚间自习的时段,方便老师们可以把握时间练习,提供一个大家集体共修的空间,在晚自习时段相互鼓励,一同切磋成长,其效果是很显著。我们看老师们的认真,在课后晚餐时间都不出外用餐,也不回宿舍休息,留在会场努力的练习,直到晚间要场地关门才回去休息,这种精神或许就是美术老师长期渴望拥有的创作成长空间。集体共修,一同努力切磋,有助让老师在美术的多元性中,打开更多的眼界,可以看到不同同侪的创作表现,有助相互提升自己对创作的思考,相对的也能在教学上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美术资讯。

水墨画培训是一个三年的培训计划,从去年(2013年)开始进行培训,今年进入第二年。此次培训看到了学员们有显著的成长,特別是两年来都参加的学员们进步很快。去年的学员大多数还在熟悉水墨媒材的运用,今年却可以看到学员对媒材运用的自信和独特风格的呈献,让我们清楚知道,此培训计划的方向和型式是正确有效的能为美术老师们提供正面成长的培训模式。

        最后,要非常感谢周雁梅老师的认真教学和指导,周雁梅老师无保留的把水墨画的技艺传授给学员们,晚自习时间也留在会场,各別为学员们指导和示范都让大家获益良多。我们期待这水墨画的培训种籽,有一天可以在华文独中的美术教育中展现出,华文独中教育的特色和中华文化的精髓。

 ↑周雁梅老师现场示范

 ↑工作营现场一景


↓以下为全体学员工作营之作品


































没有评论: